打造上海廣告制作知名品牌
藍山廣告,為你提供廣告策劃、設計、制作、安裝一條龍服務
藍山廣告服務熱線
CT作為臨床的一種檢測手段,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臨床上,許多疾病都需要進行CT檢測來明確病因,但是正因為如此,CT檢查感覺已經濫用了,不管是什么疾病,就比如近段時間疫情的原因,只要發燒就要求患者進行CT檢查,甚至有些患者因為沒有查出具體的病因,一年期間反反復復進行了10多次的CT檢查。那么一年期間,連續拍十多次的CT,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呢?下面,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。
CT檢查就是我們需要暴露在X射線的輻射之下,對檢查部位進行掃描成像,而在這個過程之中,我們人體的組織就會受到這些X射線的輻射,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細胞組織出現癌變的可能。因為X射線的輻射之下,會有可能造成人體細胞DNA的直接損害,使細胞不能正常分裂,從而造成組織細胞結構的改變,之后就會導致我們人體的基因突變或者某些染色體出現易位畸變,從而出現癌變。
另外,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也研究證實,如果做一次CT全身掃描體檢的話,會使受檢者輻射致癌的危險性增加約8%,而且受照射的次數越多,那么患致死性癌癥的可能性就越大。比如可能引發白血病、甲狀腺癌、乳腺癌和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。
如果我們對這個CT的危害性還不是很好理解的話,我們不妨按照下面這個說法來理解,那就是可以將做一次CT檢查給人所造成的損害,就相當于的我們抽100包煙說帶來的危害。
網上有資料顯示,做一次CT檢查相當于做了400次X射線檢查,而做CT檢查的輻射劑量是X線檢査的5~10倍。這個我們可以從提供的圖片了解到,就拿拍胸片來講,胸部X射線的輻射劑量為0.02mSv,而胸部普通CT檢查的輻射差不多是7mSv,胸部低劑量CT檢查的輻射劑量也達到了0.2-0.5mSv。
另外,從圖片我們還可了解到,不同的部位所接受的平均輻射劑量也是不一樣。比如冠狀動脈CT檢查的輻射劑量可以達到16mSv,肝臟CT檢查的輻射劑量可以達到15mSv,而胸部CT檢查的輻射劑量可以達到7mSv,頭部CT檢查輻射劑量是2mSv。
既然每個部位接受的輻射劑量不一樣,那么它們都在安全范圍之內嗎?其實對于CT造成的輻射,我們也不用聽之色變,畏之如虎。這是因為有資料顯示,只要一年的輻射劑量不超過100mSv的話,那么都屬于比較安全的范圍對身體不會有明顯的傷害。我們看上面的圖就知道,我們在做CT檢查時,根本就沒有那個部位的CT檢查可以達到那么大的輻射劑量。
另外,我們在受到這些輻射的時候,人體也有自我修復的能力,只要在一定劑量范圍內,那么我們人體強大的自我修復功能,就可以將輻射排出體外。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其實我們每天受到大自然的輻射,比如日常的電離輻射、房屋建筑材料的輻射、太陽的輻射等等,你甚至想不到的是,在我們坐飛機時,我們在萬米高空時上所吸收的輻射是在地面上的10倍。所以說,其實輻射無處不在,我們也不能過于夸大輻射的危害,拋開劑量說危害的都是耍流氓。
有時候為了病情的需要,我們往往會在一年的時間進行好幾次的CT檢查,甚至就如這個問題中提到的在一年的時間內進行了十多次的CT檢查,這些都可能是病情的需要。
我們每一次做CT檢查的劑量并不會達到100mSv以上,而且這個輻射劑量也不會使隨著每一次的檢查而疊加在一起的,我們的身體同時也會對吸收的輻射進行排除。即使一年做十多次的CT檢查,對人體的傷害就是增加致癌的風險。但是為了盡量減少致癌的風險,CT檢查最好還是一年不要超過2次為好,不過有時候為了病情的需要,明明知道做CT檢查有致癌的風險,也是不得不為之。
總的來說,做CT檢查雖然說有致癌的風險,但是并不是說做一次CT檢查就會致癌,只要合理的使用CT檢查,對于疾病病情的判斷以及治療是有很大的幫助,當然了,我們也不能濫用CT檢查。